2011年7月2日 星期六

天灸療法


什麼是天灸療法?
  天灸療法是中醫傳統的治療法之一,是借助藥物刺激穴位,使局部皮膚發紅、充血、起泡,從而起到疏通經絡,補氣養血,調理臟腑的功效,提高機體免疫力,防治多種疾病,天灸療法歷史十分悠久。
天灸的主要作用是“治未病”
天灸療法最早記載於南北朝(西元420~589年)宗懍的《荊楚歲月記》,傳統多使用一些具有強烈刺激性的藥物,如毛茛、斑蝥等,通過貼敷在一定穴位,引起發泡達到治療的目的。隨著時間的推移,特別是經過歷代醫家的研究,逐步發展成為一整套安全、有效、以預防為主的“治未病”方法,選取白芷、甘遂、麻黃、細辛及延胡索等中藥磨成的粉末,再混合薑汁製成泥丸,敷貼在適當穴位或患處,有行氣活血、加強人體抗寒及抗病能力,改善及治療體虛、易感冒、哮喘、鼻敏感及慢性支氣管炎等慢性病患者的病情。
  “所謂‘冬病夏治’、‘春夏養陽’,在夏天最炎熱的三伏天貼藥,可以補益人體元氣,加強機體的免疫力,到了冬天,就可以減少一些呼吸系統疾病的發生,或減輕其症狀”。天灸對冬天易發的支氣管哮喘、慢性支氣管炎、過敏性鼻炎、虛弱易感冒、脾胃虛寒胃痛、腎虛腰痛等療效顯著。     

  天灸治療有效率逐年上升
  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正是我國夏季最熱的時候,從中伏到末伏氣溫最高。俗話說,“熱在三伏”,此時機體汗腺分泌亢進,機體代謝旺盛,這時貼藥更易吸收,也符合中醫“春夏養陽”的原則。
  中醫講究‘不治已病治未病’,選准疾病未發作的最佳時機來治療才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劉醫師指出,冬季發作或病情于冬季加重的疾病,大都以寒邪入侵為主要原因,具有陽虛特點,治療當以溫熱藥物助陽祛寒。而天灸巧妙地利用了天時之利,療效備受肯定。
  天灸療法的作用機理是什麼?
  天灸療法所採用的藥物一般具有較強的刺激性,可使局部血管擴張,促進血液迴圈起到清熱解毒、消炎退腫的作用。同時天灸療法通過藥物刺激和作用於體表腧穴相應的皮膚,通過經絡的傳導和調整起到調理臟腑陰陽,改善氣血運行的作用,從而消除疾病。天灸療法可以通過藥物作用局部皮膚上的神經末稍使氣進入活動的狀態,改善組織器官的功能活動。
  具體如下:
  1、局部組織的刺激作用天灸所採用的藥物大都帶有較強的刺激性,有使皮膚發泡的作用,可使局部血管擴張,促進血液迴圈,改善周圍組織營養,從而起到清熱解毒、消炎退腫的作用,甚者發泡化膿,使滲出液增加,能發揮消炎退腫的效果。
  2、經絡穴位的調衡作用根據中醫臟腑經絡相關理論,穴位通過經絡與臟腑密切相關,不僅能反映各臟腑生理或病理機能,同時也是治療五臟六腑疾病的有效刺激點。天灸療法,刺激和作用於體表腧穴相應的皮部,通過經絡的傳導和調整,糾正臟腑陰陽的偏盛或偏衰,改善經絡氣血的運行,對五臟六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狀態產生良好的治療和調整作用,使其趨於平衡,達到消除疾病的目的。
  3、藥物本身的藥理作用天灸藥物透過特異腧穴的皮膚,其有效成分通過血液迴圈直達病變部位,發揮其藥理效應。更重要的是藥物通過經絡腧穴吸收、傳輸、利用的同時,經絡腧穴對藥物刺激做出較強反應,將藥物作用放大,其療效是經絡腧穴與藥物兩者共同作用的結果,它們之間相互激發、相互協同,作用疊加。
  4、神經調節作用天灸主要通過藥物使作用部位的皮膚上的各種神經末梢進入活動狀態,從而改善組織器官的功能活動,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5、免疫機能作用通過神經反射作用,激發機體的調節功能,從而調整和增強人體的免疫功能。
根據貼藥的時間又可分為“三伏天灸”和“三九天灸”兩種貼法。不同季節的兩種貼法具體治療的疾病稍有不同,那麼,天灸具體可以治療哪些疾病呢?
  三伏天灸療法
  三伏天灸是在三伏天時進行天灸治病的方法,是中醫時間醫學、針灸學與中藥外治相結合的一種療法。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利用三伏天氣候炎熱時機,在背部的五臟六腑俞穴,敷以辛溫、逐疾、走竄、通經、平喘藥物,溫煦陽氣,驅散內伏寒邪,提高臟腑生理和抗病能力。
  三伏天灸常常用於治療以下方面的疾病
  1、哮喘、小兒痙攣性支氣管炎、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肺心病等肺部疾患。
  2、久病陽虛證如五更泄、虛寒胃痛、腎虛腰痛。
  3、過敏性鼻炎、虛人感冒等由體虛、免疫功能低下而引起的疾病。 
  這些疾病一般寒冬季節發作較頻繁,症狀明顯,這時,常以治標緩解症狀為主,不便從本質進行治療。但到了夏天,這類疾病發作較少,或基本不發,正是根治的好時機。通過一些特殊的治療來補益人體元氣,增強抗病能力,以預防冬季來臨時舊病復發,或減輕其症狀。這就是中醫所說的“冬病夏治”。
可提高小童自身抵抗力:
冬病夏治是提高患兒的自身抵抗力,預防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的有力武器。反復呼吸道感染為兒科常見病、多發病,患兒被稱為複感兒。據資料統計其發病率在9.0%~13.3%之間,占小兒呼吸道感染疾病的20%~30%。呼吸道感染包括上呼吸道(鼻、鼻竇、咽、咽鼓管、會厭及喉)感染,簡稱“上感”和下呼吸道(氣管、支氣管、毛細支氣管、呼吸性毛細支氣管、肺泡管及肺泡)感染,簡稱“下感”。
  我們可以簡單地用以下方法進行判斷:如果0-2歲小孩,每年上呼吸道感染7次或下呼吸道感染3次;3-5歲小孩,每年上呼吸道感染6次或下呼吸道感染2次;6-12歲小孩,每年上呼吸道感染5次或下呼吸道感染2次;同時,兩次呼吸道感染的間隔時間至少應在7天以上,就可診斷為反復呼吸道感染。
  反復呼吸道感染易發於秋冬季節,祖國醫學認為:秋傷於濕,冬生咳嗽,夏季毛孔開瀉,易傷津耗氣,造成陽氣不足,夏季氣候潮濕,再加上常吃一些冷食,易造成脾虛,水濕停滯,使冬季的發病有了基礎。
  因此,中醫提倡“冬病夏治”,是根據中醫“春夏養陽”理論,即在夏季陽氣旺盛之際用中醫中藥進行調理。夏季治療是驅除慢病的最佳時機。
  目前“冬病夏治”的治療方法多以中藥外敷和內服聯合治療,即以中藥穴位敷貼結合中藥內服為主。這種治療有其特殊性,治療有明顯的時間約束,每年從入伏開始至末伏,大約一個月的治療時間,連續治療三年。
  中藥穴位貼敷,需選用助陽祛邪、溫經通絡的藥物,將藥物加生薑汁調成膏狀,敷貼于肺俞、定喘、大椎等穴位,使藥物經體表穴位進入體內達到驅除寒氣的功效。同時根據患者體質、病程、病情的不同,根據辨證選藥,配合服用具有補肺健脾益腎等功效的中藥,從而通過內服外治,實現祛寒扶正。
  三九天灸療法
  三九天灸是在三九天進行,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此時陽氣斂藏,氣血不暢,皮膚乾燥,毛孔閉塞,在三九天行天灸療法貼敷穴位,能溫陽益氣,健脾補腎益肺,祛風散寒,起到通經活絡止痛的功效。同時,三九天灸還可以加強和鞏固三伏天灸的療效。  
  三九天常常用於治療以下方面的疾病
  1、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過敏性鼻炎 
  2、體虛感冒咳嗽,虛寒頭痛 
  3、消化不良、消化道潰瘍、慢性腹瀉 
  4、風濕與類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 
  5、頸椎病、肩周炎、腰椎間盤突出、膝關節骨性關節炎 。

預約及查詢:21511763
費用:整個療程3次共600元[每次敷貼9個穴位]
地址:元朗壽富街29號興隆中心10字樓C座(劉影棉中醫館)

  
     

更多資訊:

經絡養生︰清血療法 (刺絡療法)

經絡養生︰<艾灸—抗衰老療法>

經絡養生︰刮痧拔罐療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