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助萬名長者驗腸癌 14%發現病變征兆響警號
年過50的朋友建議做大腸癌檢測,筆者身邊已有4位朋友是腸癌病患者,一位已經過逝。同時請各位朋友要明白一點,你遇不到或看不到不等如未有發生,大腸癌不一定要經常有便秘或經常有食肉的人才會致癌,有些生活很規律及健康飲食的人士亦會發病,而大腸癌最大的元凶就是病變初期有腺瘤性瘜肉, 這些形狀與蘑菇相似的腫瘤一般都是良性的,但過了一定的時間其中的一些腫瘤會演變成癌症。而做大腸鏡檢測時可一次性把這些計時炸彈一同切除,免百日之憂!
以下文字為最新的醫學資訊:
近年大腸癌超越肺癌成為香港最常見的癌症,在每年約4,450新增個案中,近2,000人死亡。中大由 08 年至去年,為10,732名 50 至 70 歲市民,做大便隱血測試或大腸鏡檢查,證實14%,即1,512人患癌或有癌前病變,其中24人證實是大腸癌;1,488人驗出有機會變成大腸癌的大腸腺瘤。
中大賽馬會大腸癌教育中心總監黃至生表示,14%算是一個嚴重的比率,較其他東南亞國家一般只單位數字為高。他又指,由於初期無病徵,患者通常發現患大腸癌時已到末期,可謂本港第二號癌症隱形殺手,若及早發現可有效預防病變,「國際文獻話畀我哋知,如果做大腸癌篩查,可降低33-68%死亡率。」
政府助萬名長者驗腸癌 14%發現病變征兆響警號
大公報 2014-01-21
另外,中文大學現正招募5000名40至70市民,參加新一輪免費大腸癌檢查。有興趣可馬上登入此網頁登記。
選取右下角大腸癌篩查計劃2014**
背景資料
大腸癌是香港第二最常見的癌症。根據醫院管理局的癌症記錄,每年約有4,000宗大腸癌新症及1,600宗由大腸癌所引致的死亡個案。事實上,若年屆五十歲進行大腸癌檢查,大腸癌是一項可以預防的疾病。因為香港沒有可供全民參與的大腸癌篩查計劃,所以我們需要一項無創傷性的評估方法為無病徵的市民預測患有大腸瘜肉的風險,大腸瘜肉預測指數 (簡稱 CU-CPI)因而成立。這根據年齡、性別、身高、體重、家族患病史、吸煙狀況及糖尿病患來決定患有大腸瘜肉的風險。而大腸瘜肉正是大腸癌發病的根據。
目的
這預測指數可讓一般沒有大腸癌病徵的市民自行評估患有大腸瘜肉的風險。
對象
年齡介乎五十至七十歲;及
沒有任何大腸癌病徵的人士
計算指數
更多資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